抵制暴力,守望相助
在上一周,接连发生了几件令人悲哀而且不安的事情。17日,在美国费城的地铁上。几个非裔女孩寻衅华人男孩,在男孩子们完全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态度面前,肆意,暴虐。然后狠毒的殴打了另外一位试图平息事态的不相干的华人女孩子。当晚,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华人区万锦市有名的电影院VIP里,几乎同样的事情也上演了。由于口角,一个可能是印度裔小团伙的群体殴打了一对华人青年男女。在逃跑的过程中,还有余力又群殴了一位试图阻拦行凶者逃跑的华人小伙子。
费城地铁事件后,在华人社区民意汹涌。绝大多数都是支持和安慰被打的华人女孩子的。也有不少是指责那些懦弱的男孩子,认为他们没有血性,缺乏男性最基本的责任感。也有人为这些男孩子辩护,认为他们的懦弱和忍让是为了他们的未来。他们都是精致的瓷器,不应该在和低端物品的碰撞中打碎。先不说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,也许,这些男孩子是父母精心培育出来的物理天才、数学奇人或者钢琴小王子。但是,他们完全没有一个正常男性勇于担当的本能。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点的勇气、担当和正义。也许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中需要更多的时间,更多的机缘,更多的磨难,才能让他们变得真正和完整。
当然,这些男孩子也没什么好指责的。也许我们更应该反省一下我们的教育习惯。即使是在海外,即使学校给留了大量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成长,我们华人父母依然我行我素,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,把孩子的成长时间和成长空间碎片割裂,强迫他们把本该自由发展的天性深埋,本能淹没,时间都花在学数学、学物理、学中文、学英文、弹钢琴、拉小提琴这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能一生受用的知识和技巧上。忽视了性格和人性的培养,造就了一群群高知薄凉,优雅懦弱的小绵羊。
17日发生的这两起事件有一个共同之处,也是最恶劣的地方,就是试图平息事态的第三者惨遭毒打。无论是地铁还是电影院,都是公众场合。在公众场合连带出来阻止的第三方一起殴打,只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信号。是施暴者对公共秩序的挑战,也是对公众道德的藐视。试图阻止施暴的第三方如果轻易被暴力淹没,还有什么可以阻止暴力?几个人的团伙就敢藐视公众,公众的力量该是多么渺小?在费城的地铁上,可能当时大多数都是孩子,不能苛求他们拿出勇气站出来。但在万锦市的电影院里,在法制健全的加拿大,众目睽睽之下,施暴者从容回头把试图阻拦他们的仅有的正义人士打到在地。而周围,全场静默,这是一个多么诡异的画面。没有人站出来,没有人站起来,甚至连大吼一声的都没有。更甚至,被打倒的华人小哥事后回忆,连来拉他扶他起来的都是白人小哥,大半个电影院的华人,就这样诡异的沉默着。这就是华人区公众的力量,就是这种诡异的沉默遭到了藐视。
从美国的特朗普总统开始往华人身上甩锅起,对海外华人的歧视事件与日俱增。到现在,不仅没减少,反而是愈演愈烈。近期的针对华人的歧视事件暴力化和低龄化的特点越发鲜明。暴力化意味着歧视事件正在升级,低龄化意味着歧视事件可能失控。在这个关键的十字路口,如果华人社区不能拿出让歧视事件望而生畏的力量,此后的暴力歧视事件更是会变本加厉会层出不穷。
在加拿大这样的法治国家,不需要以暴制暴,其实只要简单的勇于面对就好。如果在电影院,拦住施暴小团体的不是一个人,而是十个人,一百个人,怎么被毒打?能不能拦住他们直到警察赶到?华人社区最缺的就是这股力量,这股力量有一个名字叫守望相助。
是时候了,不需要见义勇为拔刀相助,需要我们路见不平,守望相助。